
這是一份九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(湖南專用,人教版2024第1~8單元)-2024-2025學年初中下學期開學摸底考試卷.zip,文件包含九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全解全析docx、九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考試版測試范圍第18單元人教版2024A4版docx、九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考試版測試范圍第18單元人教版2024A3版docx、九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答題卡A4版docx、九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答題卡A4版pdf、九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參考答案docx等6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,其中試卷共31頁, 歡迎下載使用。
第Ⅰ卷(選擇題 共 45 分)
一、選擇題(本大題共 15 小題,每小題 3 分,共 45 分。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,請將符合題意的
選項用 2B 鉛筆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)
1.化學教會我們從微觀角度認識宏觀現(xiàn)象。用分子的觀點解釋下列現(xiàn)象﹐正確的是
A.酒香不怕巷子深——分子在不斷運動
B.水結成冰——分子停止運動
C.品紅放入熱水中,水迅速大面積變紅——溫度升高,分子間隔變大
D.氧氣能被壓入鋼瓶——壓強增大,分子變小
【答案】A
【解析】A. .酒香不怕巷子深,是因為分子在不斷運動,該選項解釋正確;
B.水結成冰的過程中分子沒有停止運動,只是溫度降低,分子運動速率變慢,該選項解釋錯誤;
C.品紅放入熱水中,水迅速大面積變紅,是因為溫度升高,分子的運動速率加快,該選項解釋錯誤;
D.氧氣能被壓入鋼瓶,是因為壓強增大,分子間隔變小,該選項解釋錯誤;故選:A。
2.對下列實驗現(xiàn)象的敘述正確的是
A.鐵絲在空氣中劇烈燃燒,火星四射,放熱,生成黑色固體
B.硫在氧氣中燃燒發(fā)出藍紫色火焰,生成二氧化硫氣體
C.電解水實驗中,負極與正極產(chǎn)生的氣體體積比為 1:2
D.木炭在氧氣中燃燒,發(fā)出白光,放出熱量,產(chǎn)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白色渾濁的氣體
【答案】D
【解析】A .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,故選項不正確。
B.硫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硫氣體,是實驗結論,不是實驗現(xiàn)象,故選項不正確。
C.電解水實驗中,負極(產(chǎn)生氫氣)與正極(產(chǎn)生氧氣)產(chǎn)生的氣體體積比為 2:1,故選項不正確。
D.木炭在氧氣中燃燒,發(fā)出白光,放出熱量,產(chǎn)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白色渾濁的氣體,故選項正確。
故選:D。
3.下列實驗基本操作中,正確的是
A.
加熱液體
B.
液體讀數(shù)
/
C.
聞氣體
D.
取用粉末固體
【答案】D
A.液體加熱,液體不能超過試管容積三分之一,防止液體飛濺,此選項錯誤;
B.讀液體體積時,應把量筒放在平整的桌面上,視線應與量筒內(nèi)的液體的凹波面最低處保持水平,此選
項錯誤;
C.聞氣體氣味時,手在瓶口處輕輕的扇動,使極少量的氣體飄進鼻子中,不能將鼻子湊到集氣瓶口去聞
氣體的氣味,此選項錯誤;
D.取用粉未狀藥品時,先將試管平拿,用藥匙或紙槽將藥品送入到試管底部,再將試管直立起來,此選
項正確;
故選 D。
4.下列有關金屬的說法正確的是
A.常溫下,所有金屬單質(zhì)均是固體
B.工業(yè)煉鐵可用一氧化碳將鐵的氧化物還原成鐵
C.鐵的銹蝕只與空氣中的氧氣有關
D.廢舊鐵制用品應該直接填埋處理
【答案】B
【解析】金屬并不都是固體,大多數(shù)金屬單質(zhì)在常溫下呈固態(tài),金屬汞在常溫下呈液態(tài),A 說法錯誤,
不符合題意;工業(yè)煉鐵可用一氧化碳將鐵的氧化物還原成鐵,B 說法正確,符合題意;鐵的銹蝕與空氣
中的氧氣和水有關,C 說法錯誤,不符合題意;廢舊鐵制品直接填埋處理會造成環(huán)境污染,應回收處理,
D 說法錯誤,不符合題意。
閱讀下列材料,完成下面小題。
臭氧(O3)在通常狀況下是淡藍色、有魚腥臭味的氣體。臭氧不穩(wěn)定,一旦受熱極易轉(zhuǎn)化成氧氣,并放
出大量的熱。臭氧的氧化性比氧氣強得多??諝庵械难鯕馔ㄟ^臭氧發(fā)生器在高壓電極的作用下能轉(zhuǎn)化為
臭氧。臭氧在地面附近的大氣層中含量極少,在離地面約 25km 處有一個極薄的臭氧層。臭氧層能吸收
太陽輻射中的大量紫外線,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線的傷害,它是生命的保護層。超音速飛機排出廢
氣中的一氧化碳、一氧化氮等氣體,電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劑“氟里昂”等對臭氧層有很大的破壞作用,
會使臭氧層形成空洞,從而降低對太陽輻射中紫外線的吸收,導致皮膚癌的發(fā)病率增加。
5.下列關于臭氧與氧氣的說法中正確的是
/
A.臭氧(O3)不屬于純凈物
B.臭氧(O3)不屬于空氣污染物
C.可以將帶火星的木條驗證臭氧是否收集滿
D.氧氣通過臭氧發(fā)生器轉(zhuǎn)化為臭氧屬于物理變化
【答案】C
【解析】A.臭氧是一種物質(zhì)組成,屬于純凈物,選項錯誤;
B.臭氧有毒,能夠破壞臭氧層,屬于大氣污染物,選項錯誤;
C.根據(jù)題意,臭氧不穩(wěn)定,一旦受熱極易轉(zhuǎn)化成氧氣,因此可以用帶火星的木條驗證臭氧是否收集滿,
選項正確;
D.氧氣通過臭氧發(fā)生器轉(zhuǎn)化為臭氧有新物質(zhì)生成屬于化學變化,選項錯誤;
故選:C。
6.下列現(xiàn)象和說法不正確的是
A.應采取減少氟里昂使用的方法保護臭氧層
B.大氣層中臭氧層遭到破壞,會引起皮膚癌患者增加
C.通常狀況下,臭氧(O3)的物理性質(zhì)是淡藍色、有魚腥臭味
D.紅磷在臭氧中燃燒的現(xiàn)象和在氧氣中燃燒的現(xiàn)象區(qū)別很大
【答案】D
【解析】A.制冷劑“氟里昂”等對臭氧層有很大的破壞作用,因此應采取減少氟里昂使用的方法保護臭
氧層,選項正確;
B.大氣層中臭氧層遭到破壞,從而降低對太陽輻射中紫外線的吸收,導致皮膚癌的發(fā)病率增加,選項正
確;
C.臭氧(03)在通常狀況下是淡藍色、有魚腥臭味的氣體,屬于物理性質(zhì),選項正確;
D.臭氧不穩(wěn)定,一旦受熱極易轉(zhuǎn)化成氧氣,并放出大量的熱,因此紅磷在氧中燃燒的現(xiàn)象和在氧氣中燃
燒的現(xiàn)象相近,選項錯誤;
故選 D。
7.白屈菜酸(C H O )具有止痛、止咳的功效。下列關于白屈菜酸的說法正確的是
7
4
6
A.白屈菜酸屬于氧化物
B.白屈菜酸的相對分子質(zhì)量為 184g
C.白屈菜酸中氧元素的質(zhì)量分數(shù)最大
D.白屈菜酸中碳、氫、氧原子總數(shù)為 17
【答案】C
【解析】A.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,且含有氧元素,白屈菜酸由碳、氫、氧三種元素組成,不
屬于氧化物,A 錯誤。
B.相對分子質(zhì)量單位是“1”不是“g”,B 錯誤。
/
C.白屈菜酸中碳、氫、氧元素質(zhì)量比為(12x7):(1x4):(16x6)=21:1:24 氧元素的質(zhì)量分數(shù)最大,C 正確。
D.一個白屈菜酸分子中碳、氫、氧原子總數(shù)為 17,D 錯誤。
故選:C。
8.除雜和提純是化學的基本實驗技能之一,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
選項
A
物質(zhì)
CO2
N2
CuCl2 溶液 FeCl2
CaCl2 CaCO3
所含雜質(zhì)
CO
O2
加入的試劑和操作
點燃
B
灼熱的銅網(wǎng)
C
加入適量鐵粉,過濾
稍過量的稀鹽酸
D
【答案】B
【解析】A.二氧化碳不燃燒、不支持燃燒,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,無法被點燃,不符合題意;
B.通過灼熱的銅網(wǎng),銅和氧氣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氧化銅,銅和氮氣不反應,可除去雜質(zhì),符合題
意;
C.加入適量鐵粉,鐵和氯化銅反應生成氧化亞鐵和銅,除去了原物質(zhì),不符合題意;
D.加入稍過量的稀鹽酸,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氧化鈣、二氧化碳和水,得到氧化鈣和鹽酸的混合溶
液,然后蒸發(fā)結晶(鹽酸具有揮發(fā)性,蒸發(fā)過程中,氯化氫會揮發(fā)出去),才能得到氧化鈣,不符合題意;
故選:B。
9.中科院團隊在常溫、常壓和可見光條件下,基于 LDH(一種固體催化劑)可合成氨氣(NH3)。下列敘
述不正確的是
A.保持氨氣化學性質(zhì)的最小粒子是 NH3
B.三個氫原子和一個氮原子結合形成氨氣
C.反應前后構成原子種類不變
D.催化劑在反應前后的化學性質(zhì)和質(zhì)量不變
【答案】B
【解析】A.由微粒的構成可知,由分子構成的物質(zhì),分子是保持物質(zhì)化學性質(zhì)的最小粒子,故選項說法
正確;
B.氨氣的化學式為 NH3,所以三個氫原子和一個氮原子結合形成一個氨氣分子,故選項說法錯誤;
C.由微粒的變化可知,反應前后原子種類不變,故說法正確;
D.在化學反應前后,催化劑的質(zhì)量和化學性質(zhì)都不改變,故選項說法正確;
故選 B。
10.建立模型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,下列模型中正確的一項是
/
A.地殼中元素含量模型
B.物質(zhì)組成構成模型
C.原子結構模型
【答案】B
D.大氣污染物歸類模型
【解析】A.地殼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為:氧、硅、鋁、鐵,而不是鐵比鋁多,該選項不正確;
B.物質(zhì)是由元素組成,是由分子、原子、離子構成,分子是由原子構成,原子得失電子形成離子,該
選項正確;
C.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,原子核是由質(zhì)子和中子構成,該選項不正確;
D.煙塵、二氧化氮、二氧化硫?qū)儆诖髿馕廴疚铮趸紴榭諝庵械某煞?,不屬于大氣污染物,?br>選項不正確。
故選 B。
11.下列化學用語表述正確的是
A.2 個氫原子:2H2
C.2 個鈣離子:2Ca2+
【答案】C
B.氧元素:O2
D.水中氧元素的化合價:H2O2-
【解析】A.原子的表示方法: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,表示多個該原子,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
應的數(shù)字,所以 2 個氫原子表示為 2H,故 A 錯誤;
B.氧元素符號為 O,故 B 錯誤;
C.離子表示方法: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,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(shù)數(shù)字在前,符號在后,
帶 1 個電荷時,1 省略不寫,若表示多個該離子,就在該離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(shù)字,2 個鈣離子表示
為 2Ca2+,故 C 正確;
D.元素化合價的表示方法:確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標出的元素的化合價,然后在其化學式該元素的上方用
正負號和數(shù)字表示,正負號在前,數(shù)字在后,水中氧元素的化合價表示為
,故 D 錯誤。
故選 C。
12.化學學科核心素養(yǎng)展現(xiàn)了化學課程的重要價值,下列說法錯誤的是
A.化學觀念:兩種原子的實際質(zhì)量之比等于其相對原子質(zhì)量之比
B.科學思維:陽離子帶正電,帶正電的粒子不一定是陽離子
/
C.科學探究與實踐:可用澄清石灰水鑒別氧氣和二氧化碳
D.科學態(tài)度與責任:注重節(jié)約,實驗結束后剩余試劑要放回原瓶
【答案】D
【解析】A.相對原子質(zhì)量是以碳原子質(zhì)量的十二分之一為標準,其他原子質(zhì)量和其相比所得到的值,
則兩種原子的實際質(zhì)量之比等于其相對原子質(zhì)量之比,該選項說法正確;
B.陽離子帶正電,但質(zhì)子也帶正電,則帶正電的粒子不一定是陽離子,該選項說法之前;
C.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,氧氣不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,則能鑒別,該選項說法正確;
D.實驗室中剩余的藥品不能放回原瓶,要放到指定容器中,該選項說法不正確。
故選 D。
13.利用如圖裝置進行“硫燃燒”的實驗:向彎形具支試管中鼓入空氣,同時用酒精燈給硫粉加熱至燃燒;
然后停止鼓入空氣,再用酒精燈給高錳酸鉀加熱。下列關于該實驗的說法錯誤的是
A.硫粉起先燃燒時出現(xiàn)藍紫色火焰
B.高錳酸鉀在此實驗中發(fā)生分解反應
C.氣球的作用是收集二氧化硫且平衡壓強
D.此實驗說明燃燒的劇烈程度受氧氣含量影響
【答案】A
【解析】A.硫粉起先在空氣中燃燒發(fā)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,故選項說法錯誤;
B.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、二氧化錳和氧氣,符合“一變多”的特點,屬于分解反應,故選項
說法正確;
C.硫燃燒放熱,氣球的作用是緩沖氣壓,硫燃燒生成二氧化硫,二氧化硫有毒,氣球的作用是收集二
氧化硫防止其污染空氣,故選項說法正確;
D.用酒精燈給硫粉加熱至燃燒,硫粉在空氣中燃燒發(fā)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,然后停止鼓入空氣,再用
酒精燈給高錳酸鉀加熱,高錳酸鉀分解生成氧氣,硫粉在氧氣中燃燒發(fā)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,說明燃
燒的劇烈程度受氧氣含量影響,故選項說法正確;
故選:A。
14.《宋會要輯稿》記載:“浸銅之法,先取生鐵打成薄片,……浸漬數(shù)日,鐵片為膽水(硫酸銅溶液)所薄,
上生赤煤,取出刮洗……入爐烹煉,……方成銅。”下列理解不正確的是
A.“浸銅之法”可知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
B.“打成薄片”增大了反應的接觸面積
C.“上生赤煤”指鐵片上生成了紅色的煤
/
D.“鐵片為膽水所薄”發(fā)生了置換反應
【答案】C
【解析】A.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它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換出來,“浸銅之法”中鐵能
將硫酸銅中的銅置換出來,說明鐵比銅活潑,不符合題意;
B.“打成薄片”,增大了反應物之間的接觸面積,使反應更快更充分,不符合題意;
C.“上生赤煤”是因為鐵與硫酸銅反應生成了紅色的銅,不是紅色的煤,符合題意;
D.“鐵片為膽水所薄”,發(fā)生反應為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,該反應符合“種單質(zhì)與一種
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(zhì)和另一種化合物”的反應,屬于置換反應,不符合題意;
故選 C。
15.向一定質(zhì)量的 FeCl 和 CuCl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鋅粉,反應過程中溶液質(zhì)量與加入鋅粉的質(zhì)量關系如圖
2
2
所示。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
A.a(chǎn) 點時,溶液中除水外含有三種物質(zhì)
B.b→d 點過程中,溶液呈藍色
C.d 點時,析出的固體總質(zhì)量小于加入的鋅粉質(zhì)量
D.d→e 點過程中,溶液質(zhì)量保持不變。
【答案】B
【解析】金屬活動性:Zn>Fe>Cu,向一定質(zhì)量的氧化亞鐵和氣化銅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鋅粉,鋅先與氧化
銅反應生成氧化鋅和銅,待氧化銅完全反應后,鋅與氧化亞鐵反應生成氧化鋅和鐵。
A.由圖可知,a 點時,氯化銅部分反應,此時溶液中除水外含氣化銅、氯化鋅、氯化亞鐵三種物質(zhì),不
符合題意;
B.b 點時,氯化銅恰好完全反應,b→d 點過程中發(fā)生反應為鋅和氨化亞鐵反應生成氨化鋅和鐵,此時
溶液中含氯化鋅和氯化亞鐵,溶液顯淺綠色,符合題意;
C.向混合溶液中加入鋅,鋅先與氯化銅反應生成氯化鋅和銅,即 Zn+CuCl =ZnCl +Cu,65 份質(zhì)量的鋅
2
2
置換出 64 份質(zhì)量的銅,固體質(zhì)量減小,待氯化銅完全反應后,鋅與氯化亞鐵反應生成氯化鋅和鐵,即
Zn+FeCl =ZnCl +Fe,65 份質(zhì)量的鋅置換出 56 份質(zhì)量的鐵,固體質(zhì)量減小,d 點時,氧化亞鐵完全反
2
2
應故此時析出的固體總質(zhì)量小于加入的鋅粉質(zhì)量,不符合題意;
D.d 點時,氯化亞鐵已經(jīng)完全反應,故 d→e 過程中,反應已經(jīng)結束,溶波質(zhì)量保持不變,不符合題意,
故選 B。
/
第Ⅱ卷(非選擇題 共 55 分)
二、填空與簡答題(本大題共 5 小題,每空 2 分,共 30 分)
16.(6 分)科學就在我們身邊,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。
(1)“沙里淘金”說明黃金在自然界中以________(填“單質(zhì)”“化合物”)形式存在。
(2)超市中有許多小包裝食品,它們的包裝材料是符合衛(wèi)生標準的鋁箔。鋁可以壓成鋁箔,說明鋁有良
好的________________。
(3)美國男子喬納森用一大束氦氣球綁在椅子上將自己送上了天空,實現(xiàn)了人類首次靠氦氣球穿越了英
吉利海峽。氫氣密度比氦氣密度小,喬納森利用了氦氣而不是氫氣做填充氣體,是因為氦氣具有
________性
【答案】(1)單質(zhì)
(2)延展性
(3)穩(wěn)定性
【解析】(1)元素的存在形式由其化學性質(zhì)決定。黃金化學性質(zhì)穩(wěn)定,在自然界中以單質(zhì)形式存在;
(2)鋁可以壓成鋁箔,說明鋁有良好的延展性;(3)用了氦氣而不是氫氣做填充氣體,是因為氦氣具有穩(wěn)
定性,不易發(fā)生化學反應。
17.(6 分)在宏觀、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(lián)系是化學學科的重要思維方式。
回答下列問題:
(1)圖 1 中,①表示的微粒符號是___________。
(2)圖 2 中,X 元素原子的核電荷數(shù)為 12,它的元素符號是___________。
(3)圖 1 中⑤是鎵元素(Ga)的原子結構示意圖,它與圖 2 中鋁元素化學性質(zhì)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___。
【答案】(1)Cl-
(2)Mg
(3)鎵原子與鋁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(shù)相同。
【解析】(1)質(zhì)子數(shù)=原子序數(shù),17 號元素是氯元素,①中質(zhì)子數(shù)小于核外電子數(shù),表示氯離子,氯離
子是氯原子得到 1 個電子后形成的,從而帶上 1 個單位的負電荷,故氯離子表示為:Cl-;
/
(2)圖 2 中,X 元素原子的核電荷數(shù)為 12,原子序數(shù)=核電荷數(shù),12 號元素是鎂元素,表示為:Mg;
(3)鋁是 13 號元素,在原子中,質(zhì)子數(shù)=核外電子數(shù)=原子序數(shù),故鋁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為 2、8、3,鎵
原子與鋁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(shù)相同,均是 3,故化學性質(zhì)相似。
18.(6 分)在“宏觀-微觀”之間建立聯(lián)系是化學學科常見的思維方式。
(1)如圖 1 為某化學反應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的微觀模擬示意圖,其中“●”和“?”分別表示氫原子和
氧原子。
①根據(jù)化學變化中原子個數(shù)和種類不變,虛線框內(nèi)應填的微觀圖示是
。
(2)中國科學家已實現(xiàn)由
到淀粉的全人工合成。其中部分反應的微觀過程圖如下。下列有關說法
正確的是
寫出反應甲在一定條件下的化學方程式
中甲醇分子中氫原子數(shù)目一定比甲醛
,乙反應中,反應 a
(填“多”或“少”)。
【答案】(1)
(2)
多
【解析】(1)根據(jù)化學變化中原子個數(shù)和種類不變,由圖可知,反應前有 4 個氫原子和 4 個氧原子,
反應后有 4 個氫原子和 2 個氧原子,缺少 2 個氧原子,則虛線框內(nèi)應填的微觀圖示是
;
(2)由微觀示意圖可知,反應甲為氫氣與二氧化碳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甲醇和水,化學方程式為
;
由圖乙可知,反應 a 為甲醇與氧氣反應生成甲醛和過氧化氫,根據(jù)質(zhì)量守恒定律可知,化學反應前后
原子種類和數(shù)目不變,甲醇分子中含有氫原子,氧分子中不含有氫原子,甲醛分子和過氧化氫分子中
均含有氫原子,則反應 a 中甲醇分子中氫原子數(shù)目一定比甲醛多。
19.(6 分)定律是對自然現(xiàn)象或關系的描述,通??梢杂脭?shù)學方式加以表達。在學習“質(zhì)量守恒定律”時,小麗查閱到
以下材料:
/
(1)玻意耳實驗中,金屬灰增加的質(zhì)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(2)質(zhì)量守恒定律的發(fā)現(xiàn)過程,帶給我們的啟示有________(填字母)。
A.要善于總結前人的成果和經(jīng)驗
B.實驗的成功與否,取決于試劑的選擇
C.定量方法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
受上述研究啟發(fā),小麗對相關實驗進行了深入探究。
(3)小麗認為,蠟燭燃燒后剩下的固體質(zhì)量比燃燒前少了,因此該現(xiàn)象不符合質(zhì)量守恒定律。請你設計一個能說服
小麗的簡明實驗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【答案】(1)參加反應的氧氣質(zhì)量
(2)AC
(3)在密閉裝置中完成蠟燭燃燒,并測量蠟燭燃燒前后整個裝置的質(zhì)量,比較兩者的質(zhì)量大小
【解析】(1)玻義耳實驗中,汞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汞,則金屬灰增加的質(zhì)量是參加反應的氧氣質(zhì)量,
故填:參加反應的氧氣質(zhì)量;
(2)質(zhì)量守恒定律的發(fā)現(xiàn)過程,帶給我們的啟示有要善于總結前人的成果和經(jīng)驗、定量方法是科學研究
的重要方法,故選 AC;
(3)在密閉裝置中完成蠟燭燃燒,并測量蠟燭燃燒前后整個裝置的質(zhì)量,比較兩者的質(zhì)量大小,來進一
步說服小麗,故填:在密閉裝置中完成蠟燭燃燒,并測量蠟燭燃燒前后整個裝置的質(zhì)量,比較兩者的
質(zhì)量大小。
20.(6 分)科研人員研發(fā)出一種比較經(jīng)濟的制備氫氣的新工藝,流程如圖所示。
/
資料:鋁鎵合金是金屬鋁和金屬鎵的混合物。
(1)反應①前后,金屬鎵的質(zhì)量和化學性質(zhì)不變,則鎵在該反應中可能起_______作用。
(3)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。
(4)該生產(chǎn)流程中,可循環(huán)利用的物質(zhì)是_______。
【答案】(1)催化作用;
太陽能
2通電3
(2)2Al O
4Al+3O2↑
(3)Al 和 Ga/鋁和鎵
【解析】(1)催化劑不參加化學反應,且化學反應前后質(zhì)量和化學性質(zhì)不發(fā)生變化,金屬鎵的質(zhì)量在反
應中不變,則作用可能為催化作用;
太陽能
通電
(2)反應②為氧化鋁在太陽能與通電的條件下反應生成鋁與氧氣,化學反應方程式為: 2Al2O3
4Al
+3O2↑;
(3)反應①中產(chǎn)生鎵、反應②中產(chǎn)生鋁,兩金屬可以制成鋁鎵合金,在反應①中重復使用,故可以重復
利用的物質(zhì)為 A1、Ga。
三、實驗與探究題(本大題共 2 小題,每空 2 分,共 20 分)
21.(10 分) 請根據(jù)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。
(1)實驗室用裝置 A 制取氧氣,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若用排空氣法收
集氧氣,應選擇的裝置是________(填字母)。
(2)實驗室用鋅粒和稀硫酸制取氫氣,若選用裝置 C 作為氣體發(fā)生裝置,稀硫酸通過________(填儀器名稱)添
加,該裝置和裝置 B 相比,主要優(yōu)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(3)為探究物質(zhì)燃燒的條件,設計實驗如圖 F,將氧氣通入 V 形玻璃管,觀察到熱水中未燃燒的白磷開始劇烈燃燒。
下列有關該實驗的說法合理的是________(填字母)。
/
a.燃燒需要氧氣 b.熱水有隔絕空氣的作用 c.白磷著火點不高于 80℃。
【答案】(1)
E
(2)長頸漏斗 可以控制反應的發(fā)生和停止
(3)abc
【解析】 (1)裝置 A 為固體和固體加熱型裝置制取氧氣,試管口有一小團棉花,說明選擇的是高錳酸
鉀固體制氧氣,高錳酸鉀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錳酸鉀、二氧化錳和氧氣,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
;氧氣的密度大于空氣,故選擇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,因此
選擇裝置 E。
(2)實驗室中常用鋅粒和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,發(fā)生裝置是固液常溫型,裝置 C 中通過長頸漏斗添加稀
硫酸,當關閉活塞時,壓強增大,將稀酸壓入長頸漏斗中,液面下降,多孔隔板上的鋅粒與稀硫酸脫
離接觸反應停止,打開活塞,液面上升,隔板上鋅粒與稀硫酸接觸,反應開始,故裝置 C 與裝置 B 相
比最大的優(yōu)點是能控制反應的發(fā)生與停止。
(3)a.80℃熱水中的白磷沒有燃燒而通入氧氣后開始燃燒,說明燃燒需要氧氣,故該說法正確;b.熱水中
白磷不能燃燒,是因為熱水能將空氣與白磷隔離,故該說法正確;c.向 80℃熱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氣后
可燃物滿足與氧氣接觸、溫度達到著火點,白磷開始燃燒,說明白磷的著火點不高于 80℃,故該說法
正確。故填:abc。
22.(10 分) 某小組同學開展項目式學習:探究食品脫氧劑使用過程中發(fā)生的化學反應
【資料信息】①食品脫氧劑的主要成分是鐵粉和輔助物質(zhì),脫氧原理是鐵的生銹。
②鐵銹的主要成分是 Fe O ?nH O。
2
3
2
【任務一】探究鐵生銹的條件
(1)一段時間后實驗 I 中鐵絲生銹、實驗Ⅱ、實驗Ⅲ鐵絲沒有生銹,若反應時間足夠,當打開實驗 I 止水夾時,還
能觀察到的現(xiàn)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;對比實驗________得出鐵生銹與水
有關。請你列舉生活、生產(chǎn)中防止鐵腐蝕采取的措施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(任
寫一種即可)。
/
【任務二】探究鐵粉銹蝕快慢和程度
(2)科技小組設計了圖 1 探究裝置,將 5g 鐵粉加入三頸燒瓶,連接壓強傳感器、數(shù)據(jù)采集器,采集數(shù)據(jù),繪制出
壓強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 2 所示。t 時刻利用注射器加入 NaCl 溶液,t 將一只裝有稀鹽酸的注射器插到燒瓶
1
3
上并加入稀鹽酸。
根據(jù)圖 2 信息對比 AB 段和 BC 段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,t3 時刻壓強突然變大,
說明鐵粉腐蝕的程度屬于__________(填“部分”“全部”)腐蝕。
【答案】(1)左側(cè)液面升高至刻度 1 附近,右側(cè)液面降低;Ⅰ和Ⅱ;刷漆(合理即可)
(2)氯化鈉溶液能加快鐵粉銹蝕;部分
【解析】(1)實驗Ⅰ中鐵絲生銹,當鐵絲足量,時間足夠長,打開止水夾后,因為鐵生銹消耗氧氣,
且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,故還能觀察到的現(xiàn)象是左側(cè)液面升高至刻度 1 附近,右側(cè)液面降低;
實驗Ⅰ鐵絲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,鐵絲生銹,實驗Ⅱ鐵絲只與氧氣接觸,鐵絲不生銹,實驗Ⅰ和Ⅱ?qū)?br>比可以得出鐵生銹需要水。
生活、生產(chǎn)中防止鐵生銹的措施有:刷漆、涂油、制成不銹鋼等。
(2)根據(jù)圖 2 信息,BC 段是利用注射器加入 NaCI 溶液,壓強迅速下降,推知氧氣快速消耗,說明:
NaCI 溶液能加快鐵粉銹蝕;
t3 時刻壓強突然變大,說明加入稀鹽酸后產(chǎn)生了大量氫氣,推知燒瓶內(nèi)還有鐵單質(zhì),說明說明鐵粉腐蝕
的程度屬于部分腐蝕。
四、計算題(本大題共 1 小題,共 5 分)
23.(5 分)牙膏中的粉狀摩擦劑主要成分是碳酸鈣,為檢測某品牌牙膏中碳酸鈣的含量,進行的實驗及實驗數(shù)據(jù)如
圖所示,請計算該牙膏中碳酸鈣的質(zhì)量分數(shù)。(該牙膏中其他成分與稀鹽酸接觸不產(chǎn)生氣體)
/
【答案】
解:根據(jù)質(zhì)量守恒定律,完全反應生成氣體的質(zhì)量是:100g+10g-107.8g=2.2g。 1 分
設該牙膏樣品中碳酸鈣的質(zhì)量為 x
1 分
CaCO +HCl=CaCl +H O+CO ↑
3
2
2
2
100
x
44
2.2g
1 分
1 分
1 分
x=5g
該牙膏中碳酸鈣的質(zhì)量分數(shù):
答:該牙膏中碳酸鈣的質(zhì)量分數(shù)為 50%。
【解析】詳見答案。
/
這是一份九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(長沙專用,人教版2024第1~8單元)-2024-2025學年初中下學期開學摸底考試卷.zip,文件包含九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全解全析docx、九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考試版測試范圍第18單元人教版2024A4版docx、九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考試版測試范圍第18單元人教版2024A3版docx、九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參考答案docx、九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答題卡A4版pdf、九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答題卡A4版docx等6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,其中試卷共26頁, 歡迎下載使用。
這是一份九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(遼寧專用,人教版2024第1~8單元)-2024-2025學年初中下學期開學摸底考試卷.zip,文件包含九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01全解全析docx、九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01考試版測試范圍第18單元人教版2024A4版docx、九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01考試版測試范圍第18單元人教版2024A3版docx、九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01參考答案docx、九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01答題卡A4版docx、九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01答題卡A4版pdf等6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,其中試卷共32頁, 歡迎下載使用。
這是一份九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(深圳專用,人教版2024第1~8單元)-2024-2025學年初中下學期開學摸底考試卷.zip,文件包含九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全解全析docx、九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考試版測試范圍第18單元人教版2024A4版docx、九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考試版測試范圍第18單元人教版2024A3版docx、九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參考答案docx、九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答題卡A4版docx、九年級化學開學摸底考答題卡A4版pdf等6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,其中試卷共27頁, 歡迎下載使用。
注冊成功
資料籃
在線客服
添加在線客服
獲取1對1服務
官方微信
關注“教習網(wǎng)”公眾號
打開微信就能找資料
賽課定制
添加在線客服
獲取1對1定制服務
職稱咨詢
添加在線客服
獲取1V1專業(yè)指導服務
免費福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