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這是一份高中化學第一單元 氮的固定達標測試,共22頁。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,填空題,實驗探究題等內(nèi)容,歡迎下載使用。
一、單選題
1.下列物質(zhì)的電子式書寫正確的是
A. B. C.Cl∶ClD.Na+[F]-
2.科學研究人員提出在有機碳源和微生物的作用下,可以實現(xiàn)大氣中的氮循環(huán)(如圖所示),減少對環(huán)境的污染。下列說法錯誤的是
A.轉(zhuǎn)化成屬于氮的固定
B.為離子化合物,含有離子鍵和共價鍵
C.轉(zhuǎn)化過程中被甲醇氧化為
D.與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:
3.下列化學用語正確的是
A.氮分子的電子式:B.氯原子的結構示意圖:
C.溴化鈉的電子式:D.氨分子的結構式:
4.下列化學用語或模型圖正確的是
A.HClO的結構式:H-Cl-OB.N2的電子式:
C.CO2的比例模型D.14C的原子結構示意圖
5.下列應用不涉及氧化還原反應的是
A.工業(yè)上利用氮氣合成氨B.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劑
C.工業(yè)上電解熔融狀態(tài)制備AlD.實驗室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備
6.正確使用化學用語是化學學習的基本技能,下列化學用語正確的是
A.次氯酸的結構式為H-Cl-OB.CO2的電子式:
C.質(zhì)子數(shù)為92、中子數(shù)為146的U原子:D.CH4的球棍模型:
7.氮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環(huán),是整個海洋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的基礎和關鍵。海洋中無機氮的循環(huán)過程可用如圖表示。下列關于海洋氮循環(huán)的說法不正確的是
A.海洋中的氮循環(huán)起始于氮的還原
B.海洋中不存在游離態(tài)的氮,氮元素是以化合態(tài)存在
C.向海洋排放含NO廢水會影響海洋中NH含量
D.海洋中的反硝化作用一定有氧氣的參與
8.化學與生產(chǎn)生活緊密相關。下列敘述中沒有涉及氧化還原反應的是
A.在碳素鋼中適量加入一種或多種合金元素,制成具備特殊性能的合金鋼
B.工業(yè)上用焦炭還原石英砂可以制備含有少量雜質(zhì)的粗硅
C.工業(yè)上通常采用鐵觸媒、在400~500℃和10MPa~30MPa的條件下合成氨
D.通過油脂的氫化制成的硬化油便于儲存和運輸
9.下列說法正確的是
A.C60與石墨互為同素異形體
B.球棍模型表示的物質(zhì)是丙烯
C.乙醛的結構簡式是CH3COH
D.用電子式表示氯化氫分子的形成過程:
10.下列化學用語表述正確的是
A.8個中子的碳原子的符號:B.的電子式:
C.的結構示意圖:D.分子的空間填充模型:
二、填空題
11.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,回答下列有關問題:
(1)在①~⑩元素中,最活潑的金屬元素是 ,最活潑的非金屬元素是 。(填元素符號)。
(2)①②③元素的氫化物穩(wěn)定性由強到弱的順序 (請用化學式描述),請寫出①的氫化物的電子式 。
(3)在①~⑩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中,酸性最強的是 (填化學式,下同),堿性最強的是 ,呈兩性的是 。寫出在水溶液中三者之間相互反應的離子方程式: , , 。
12.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:
(1)某種粒子有1個原子核,核中有17個質(zhì)子,20個中子,核外有18個電子,該粒子的化學符號是 。
(2)下列關于化學鍵的說法正確的是 。
① 含有金屬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離子化合物
② 第IA族和第ⅦA族元素原子化合時,一定生成離子鍵
③ 由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不是離子化合物
④ 活潑金屬與非金屬化合時,能形成離子鍵
⑤ 離子鍵就是陰、陽離子間的相互引力
⑥離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非極性共價鍵
(3)寫出下列物質(zhì)的電子式:Mg(OH)2: , N2: ,NH4I: 。
(4)用電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過程:Na2S: ;H2O: 。
13.氮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環(huán),是整個海洋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的基礎和關鍵。海洋中無機氮的循環(huán)過程可用下圖表示。
(1)海洋中的氮循環(huán)起始于氮的固定,其中屬于固氮作用的一步是 (填圖中數(shù)字序號)。
(2)下列關于海洋氮循環(huán)的說法正確的是 (填字母序號)。
a.海洋中存在游離態(tài)的氮
b.海洋中的氮循環(huán)起始于氮的氧化
c.海洋中的反硝化作用一定有氧氣的參與
d.向海洋排放含的廢水會影響海洋中的含量
(3)有氧時,在硝化細菌作用下,可實現(xiàn)過程④的轉(zhuǎn)化,將過程④的離子方程式補充完整:
______________________+___________。
(4))有人研究了溫度對海洋硝化細菌去除氨氮效果的影響,表為對10 L人工海水樣本的監(jiān)測數(shù)據(jù):
硝化細菌去除氨氮的最佳反應溫度是 ,在最佳反應溫度時,48 h內(nèi)去除氨氮反應的平均速率是 mg?L-1?h-1。
(5)為避免含氮廢水對海洋氮循環(huán)系統(tǒng)的影響,需經(jīng)處理后排放。下圖是間接氧化工業(yè)廢水中氨氮()示意圖。
①結合電極反應式簡述間接氧化法去除氨氮的原理: 。
②若生成和的物質(zhì)的量之比為3∶1,則處理后廢水的pH將 (填“增大”“不變”或“減小”)。
14.鎂與溴化合生成溴化鎂,回答下列問題:
(1)鎂與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。
(2)用電子式表示溴化鎂的形成過程 。
(3)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與化學方程式有何不同 。
15.用地殼中某主要元素生產(chǎn)的多種產(chǎn)品在現(xiàn)代高科技中占有重要位置,足見化學對現(xiàn)代物質(zhì)文明的重要作用。例如:光導纖維的主要成分是 ;過氧化鈉在呼吸面具或潛水艇中作為氧氣的來源,其與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;工業(yè)上用氫氣和氮氣直接合成氨,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。
16.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,請用化學符號回答有關問題:
(1)表中化學性質(zhì)最不活潑的元素,其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。
(2)②、⑧、⑨、⑩四種元素的簡單氣態(tài)氫化物穩(wěn)定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,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強的是 。
(3)第三周期元素形成的簡單離子中半徑最小的微粒是 ,寫出該元素的單質(zhì)分別與⑥、⑩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、 。
(4)元素③的氫化物的電子式是 ;該氫化物與元素⑩的氫化物發(fā)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。
(5)用電子式分別寫出元素⑨與元素②、⑥形成化合物過程 、 。
17.回答下列問題
(1)寫出磁性氧化鐵的化學式 。
(2)寫出的電子式 。
(3)寫出過量通入溶液中的離子方程式 。
18.X、Y、Z、W、R是原子序數(shù)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。X是宇宙中含量最豐富的元素,Z與R的某種化合物常做自來水消毒劑,Y元素在自然界形成的化合物種類數(shù)最多,W與Y同族。根據(jù)物質(zhì)性質(zhì)回答下列問題:
(1)Y與R形成的化合物的電子式為 。
(2)Z與R分別與X形成的化合物沸點由高到低 (用化學式表示),原因是 。
(3)元素M與X同族且不相鄰,其某種化合物可做潛水艇供氧劑,當生成標況下11.2L氧氣時,轉(zhuǎn)移的電子數(shù)目為 。
(4)X、W、R三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與水反應時生成某種膠體以及可燃性氣體,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。
19.電子式的運用
(1)用電子式表示粒子:
①氫氧根離子 ;②羥基 ;③二氧化碳分子 。
(2)用電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過程
④MgF2 ;⑤H2O 。
20.對于工業(yè)合成氨,回答下列問題:
(1)工業(yè)合成氨造氣時,理論上,1mlCH4能生成多少摩爾氫氣 ?
(2)工業(yè)上一般用K2CO3溶液吸收CO2,并且可實現(xiàn)循環(huán)利用,用相應的化學方程式說明原因 。
(3)原料氣凈化的目的是什么 ?
(4)如圖所示的是合成氨的簡要流程示意圖,圖中沿X路線到壓縮機的物質(zhì)是 。
A.N2和H2B.催化劑C.N2D.H2
三、實驗探究題
21.氮化鎂(Mg3N2)是一種黃綠色粉末,可用于制造特殊陶瓷材料、催化劑等,可由金屬鎂和純凈的氮氣反應制得,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利用下圖所示裝置來制備少量的Mg3N2。
已知Mg3N2易與水反應,有關化學方程式為Mg3N2+6H2O=3Mg(OH)2+2NH3↑。
回答下列問題:
(1)裝置A中反應容器的名稱為 。
(2)裝置B中的試劑為 ,裝置F的作用是 。
(3)裝置C、E均需要加熱,應先加熱 ,理由是 。
(4)裝置C中的現(xiàn)象是黑色的氧化銅逐漸變紅,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。
(5)若C中NH3的轉(zhuǎn)化率不高,易產(chǎn)生的問題是 ,解決辦法是 。
(6)若實驗結束后,將裝置E中固體全部取出,稱量為ag,向其中依次加入足量的稀鹽酸和NaOH溶液,充分反應后過濾、洗滌、干燥,最后得沉淀bg,則產(chǎn)品中氮化鎂的質(zhì)量分數(shù)為 。
22.氮化鎂(Mg3N2)在工業(yè)上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。某化學興趣小組用鎂與氮氣反應制備Mg3N2并進行有關實驗。實驗裝置如下所示:
已知:①氮化鎂常溫下為淺黃色粉末,極易與水反應。
②亞硝酸鈉[NaNO2]和硫酸銨[(NH4)2SO4]制取氮氣的反應劇烈放熱,產(chǎn)生氮氣的速度較快。
③溫度較高時,亞硝酸鈉會分解產(chǎn)生O2等。
回答下列問題:
(1)儀器b的名稱是 ,寫出裝置A中發(fā)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。
(2)反應開始時先點燃A處酒精燈,目的是 。
(3)裝置C中為飽和硫酸亞鐵溶液,作用是 。
(4)加熱至反應開始發(fā)生,需移走A處酒精燈,原因是 。
(5)E處發(fā)生的化學方程式為 ,將產(chǎn)生的淺黃色粉末加入水中,產(chǎn)生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和一種白色沉淀,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。
23.氮化鈣()是一種棕色粉末,耐高溫、導電性好、能溶于稀酸:在空氣中會被氧化,遇水會水解生成刺激性氣味的氣體。實驗室用與反應制備,并對純度進行測定。制備裝置如下圖,回答下列問題:
Ⅰ.的制備
(1)儀器X的名稱為 ;E裝置的作用是 。
(2)實驗開始時應先點燃A處酒精燈,目的是 ;當觀察到 時再點燃C處酒精燈。
Ⅱ.純度的測定:
(3)甲同學稱取制備的樣品,加入足量的碳酸鉀溶液充分反應,過濾、洗滌、干燥得沉淀。通過數(shù)據(jù)a、b即可求得氮化鈣的質(zhì)量分數(shù),該方案是否合理? (填“是”或“否”),理由是 。
(4)乙同學按下圖裝置進行實驗。用分液漏斗向三頸燒瓶中加入蒸餾水,打開K持續(xù)通入水蒸氣,將產(chǎn)生的氨全部蒸出,并用的稀硫酸標準溶液完全吸收(液體體積變化忽略不計)。從燒杯中量取的吸收液注入錐形瓶中并滴入幾滴指示劑,用標準溶液滴定過量的稀硫酸,重復操作2~3次,若消耗標準溶液平均體積為,則產(chǎn)品中的質(zhì)量分數(shù)為 ;如果滴定管用蒸餾水洗滌后未用待裝標準溶液潤洗,則測定結果 (填“偏高”、“偏低”或“無影響”)。
族
周期
ⅠA
ⅡA
ⅢA
ⅣA
ⅤA
ⅥA
ⅦA
0
2
①
②
③
3
④
⑤
⑥
⑦
⑧
⑨
4
⑩
溫度/℃
樣本氨氮含量/mg
處理24 h
處理48 h
氨氮含量/mg
氨氮含量/mg
20
1008
838
788
25
1008
757
468
30
1008
798
600
40
1008
977
910
主族
周期
ⅠA
ⅡA
ⅢA
ⅣA
ⅤA
ⅥA
ⅦA
0
1
①
2
②
③
④
⑤
3
⑥
⑦
⑧
⑨
⑩
參考答案:
1.B
【詳解】A.KOH是離子化合物,電子式為 ,故A錯誤;
B.HCl是共價化合物,電子式為 ,故B正確;
C.氯氣是氣體單質(zhì),電子式為 ,故C錯誤;
D.NaF是離子化合物,電子式為 ,故D錯誤;
選B。
2.C
【詳解】A.轉(zhuǎn)化成,是N由游離態(tài)轉(zhuǎn)化為化合態(tài),屬于氮的固定,A正確;
B.為離子化合物,含離子鍵,也含氮氫共價鍵、氮氧共價鍵,B正確;
C.轉(zhuǎn)化為,氮元素化合價由+5價降低到0價,作氧化劑,被還原,C錯誤;
D.與反應生成氮氣和水,離子方程式為:,D正確;
答案選C。
3.D
【詳解】A.氮氣分子中,N原子的最外層滿足8電子穩(wěn)定結構,其正確的電子式為,故A錯誤;
B.氯原子是17號元素,核外電子分為三個電子層,一層2個電子,二層8個電子,三層7個電子,原子結構示意圖為,故B錯誤;
C.溴化鈉為離子化合物,由鈉離子和溴離子構成,電子式為,故C錯誤;
D.氨分子含有3個N-H鍵,空間構型均三角錐形,其結構式為,故D正確;
故選:D。
4.D
【詳解】A.HClO的結構式:H-O-Cl,故A錯誤;
B.N2的電子式:,故B錯誤;
C.可以 是CS2的比例模型,而C原子的半徑大于O原子,因此這不是CO2的比例模型,故C錯誤;
D.C原子序數(shù)為6,14C的原子結構示意圖,故D正確。
綜上所述,答案為D。
5.D
【詳解】A.工業(yè)上利用氮氣和氫氣反應合成氨,氮、氫元素化合價均發(fā)生改變,涉及氧化還原反應,A不符合題意;
B.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劑是和二氧化碳、水反應生成氧氣,氧元素化合價發(fā)生改變,涉及氧化還原反應,B不符合題意;
C.工業(yè)上電解熔融狀態(tài)生成鋁和氧氣,鋁、氧元素化合價改變,涉及氧化還原反應,C不符合題意;
D.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、水、二氧化碳,沒有元素化合價改變,不涉及氧化還原反應,D符合題意;
故選D。
6.B
【詳解】A.次氯酸的結構式為H-O-Cl,A錯誤;
B.CO2的電子式為 ,B正確;
C.質(zhì)子數(shù)為92,中子數(shù)為146的U原子可表示為,C錯誤;
D.CH4為正四面體結構,圖示為甲烷的空間填充模型而不是球棍模型,D錯誤;
故答案選B。
7.D
【詳解】A.氮氣轉(zhuǎn)化為銨根離子,氮元素化合價降低,被還原,所以海洋中的氮循環(huán)起始于氮的還原,故A正確;
B.根據(jù)轉(zhuǎn)化關系圖可知海洋中不存在游離態(tài)的氮,氮元素是以化合態(tài)存在,故B正確;
C.轉(zhuǎn)化關系圖中硝酸根離子增多,反硝化作用增強,向海洋排放含NO廢水會影響海洋中NH含量,故C正確;
D.海洋中的反硝化作用時硝酸根被還原為亞硝酸根,需要得到電子,一定沒有氧氣的參與,故D錯誤;
故選D。
8.A
【詳解】A.在碳素鋼中適量加入一種或多種合金元素,形成金屬混合物,改良金屬的性能,不涉及氧化還原反應,A符合題意;
B.工業(yè)上用碳還原石英砂制得含有少量雜質(zhì)的粗硅,二氧化硅被還原,是氧化還原反應,B不符合題意;
C.氨氣與氫氣在鐵觸媒、在400~500℃和10MPa~30MPa的條件下生成氨氣,是氧化還原反應,C不符合題意;
D.過油脂的氫化制成的硬化油,加氫為還原反應,D不符合題意;
選A。
9.A
【詳解】A.C60與石墨是碳元素形成的結構不同的單質(zhì),互為同素異形體,A正確;
B.根據(jù)結構可知,該球棍模型表示的是丙烷,B錯誤;
C.乙醛的結構簡式為CH3CHO,C錯誤;
D.用電子式表示氯化氫分子的形成過程為:,D錯誤;
故選A。
10.D
【詳解】A.含8個中子的碳原子質(zhì)子數(shù)為6,質(zhì)量數(shù)=質(zhì)子數(shù)+中子數(shù)=8+6=14,則核素符號:,A錯誤;
B.HF為共價化合物,F(xiàn)原子與H原子之間形成一個共價鍵,氫原子達到2電子穩(wěn)定結構,F(xiàn)原子達到8電子穩(wěn)定結構,則HF的電子式為: ,B錯誤;
C.氯原子的質(zhì)子數(shù)為17,氯原子的結構示意為: ,C錯誤;
D.CH4分子為正四面體結構,碳原子與氫原子以共價鍵結合,且碳原子半徑大于氫原子,空間充填模型: ,D正確;
答案選D。
11. K F HF>H2O>NH3 HClO4 KOH Al(OH)3 H++OH-=H2O 3H++Al(OH)3=Al3++3H2O Al(OH)3+OH-=AlO+2H2O(順序不限)
【分析】根據(jù)題目所給的元素周期表來確定①~⑩號元素分別為N、O、F、Na、Mg、Al、Si、Cl、Ar、K,而后再根據(jù)元素周期律、元素化合物的相關知識進行解題。
【詳解】(1)根據(jù)元素周期律,最活潑的金屬元素應該在周期表的左下方尋找,最活潑的非金屬元素應該在元素周期表的左上方(除稀有氣體外)尋找,因此最活潑的金屬元素是K、最活潑的非金屬元素是F;
(2)根據(jù)元素周期律,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金屬性逐漸變?nèi)?、非金屬性逐漸增強,同主族從上到下金屬性逐漸增強、非金屬性逐漸減弱可知,非金屬性越強,氫化物越穩(wěn)定,所以氫化物的穩(wěn)定性:HF>H2O>NH3;NH3分子中N原子與每個H原子共用一對電子,所以電子式為
(3)非金屬性越強,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越強,所以酸性最強的是HClO4;金屬性越強,最高價氧化物對于水化物的堿性越強,所以堿性最強的是KOH;呈兩性的應該在金屬與非金屬的分界線上尋找,應為Al(OH)3;這三種物質(zhì)之間兩兩反應的方程式分別為:H++OH-=H2O、3H++Al(OH)3=Al3++3H2O、 Al(OH)3+OH-=AlO+2H2O。
12. ④⑥
【詳解】(1)某種粒子有1個原子核,核中有17個質(zhì)子,20個中子,核外有18個電子,該粒子電子數(shù)比質(zhì)子數(shù)多1個,為帶1個單位負電荷的陰離子,核中有17個質(zhì)子,則為;
(2)① 含有金屬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離子化合物,如AlCl3為共價化合物,①錯誤;
② 第IA族和第ⅦA族元素原子化合時,不一定生成離子鍵,如HCl,②錯誤;
③ 由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離子化合物,如NH4Cl,③錯誤;
④ 活潑金屬與非金屬化合時,能形成離子鍵,如NaCl、KI等,④正確;
⑤ 離子鍵就是陰、陽離子間的相互作用,既有引力又有斥力,⑤錯誤;
⑥離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非極性共價鍵,如Na2O2,⑥正確;
故答案為:④⑥;
(3)Mg(OH)2:由Mg2+和OH-構成,電子式為;
N2:兩個N原子間形成三對共用電子,電子式為;
NH4I:由NH4+和I-構成,電子式為;
(4)Na2S:;
H2O:。
【點睛】在書寫電子式時,首先應確定物質(zhì)所屬類別,弄清它是非金屬單質(zhì),還是離子化合物或共價化合物。離子化合物,由陰、陽離子構成;共價單質(zhì)或共價化合物,由原子構成。對于離子化合物,要確定離子尤其是陰離子的組成,若陰離子是原子團,則還要確定陰離子內(nèi)原子間的共價鍵數(shù)目;對于共價化合物,既要確定原子的相對位置,又要確定原子間的共用電子對數(shù)目等。對于一般的非金屬原子來說,共用電子對數(shù)目=8一最外層電子數(shù)。對于H來說,只能形成一對共用電子。
13.(1)②
(2)ad
(3)
(4) 25℃ 1.125
(5) 電極反應為:,產(chǎn)生的氧化廢水中的釋放出 減小
【詳解】(1)氮的固定是指將游離態(tài)的氮氣轉(zhuǎn)化為化合態(tài)的含氮化合物,則屬于固氮作用的是②。
(2)a.從圖中可知,海洋中存在游離態(tài)的氮,a正確;
b.N2轉(zhuǎn)化為,N得電子被還原,海洋中的氮循環(huán)起始于氮的還原,b錯誤;
c.反硝化作用轉(zhuǎn)化為,N得電子化合價降低,需要缺氧條件下進行,c錯誤;
d.硝酸根離子增多,反硝化作用增強,的含量增多,d正確;
故答案選ad。
(3)根據(jù)圖示可知,過程④中轉(zhuǎn)化為N2O和,N失電子化合價升高,則有氧化劑即氧氣參與反應,根據(jù)得失電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得方程式為。
(4)由表格數(shù)據(jù)可知,硝化細菌除去氨氮的最佳反應溫度為25℃。25℃時48h內(nèi)去除氨氮的平均速率為。
(5)①該裝置為電解NaCl溶液的裝置,陽極上2Cl--2e-=Cl2↑,生成的Cl2將氧化生成N2達到了間接除去氨氮的目的。
②氯氣氧化的離子方程式為3Cl2+2=N2+6Cl-+8H+,電解NaCl溶液時,生成氫氣和氯氣的方程式為2NaCl+2H2O2NaOH+H2↑+Cl2↑,生成的H2與N2的物質(zhì)的量之比為3:1,不妨設生成氫氣3aml,則生成氯氣3aml,生成氮氣aml,此時生成NaOH6aml,生成H+8aml,陽極產(chǎn)生的氫離子比陰極消耗的氫離子多,則溶液的pH將減小。
14. Mg+Br2=MgBr2 ①連接號用“→”,不能用等號,兩側都不能寫物質(zhì)的化學式;②左邊寫出原子的電子式并用箭頭標出電子轉(zhuǎn)移情況;③右邊構成離子化合物的每個離子的電子式都要單獨寫,不能合并,而且要符合相鄰關系;④離子的電子式要標離子所帶的電荷數(shù),陰離子的電子式要用[ ]表示
【分析】(1)鎂與溴反應生成MgBr2;
(2)溴化鎂是離子化合物,書寫電子式形成過程時需要標明電子轉(zhuǎn)移的方向;
(3)化學方程式是用反應物與生成物的化學式表示反應過程。
【詳解】(1)鎂與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Mg+Br2=MgBr2;
(2)溴化鎂的電子式形成過程為;
(3)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與化學方程式的不同點:①連接號用“→”,不能用等號,兩側都不能寫物質(zhì)的化學式;②左邊寫出原子的電子式并用箭頭標出電子轉(zhuǎn)移情況;③右邊構成離子化合物的每個離子的電子式都要單獨寫,不能合并,而且要符合相鄰關系;④離子的電子式要標離子所帶的電荷數(shù),陰離子的電子式要用[ ]表示。
15. SiO2 2Na2O2+2CO2=2Na2CO3+O2 N2+3H22NH3
【分析】光導纖維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,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氧氣,工業(yè)上用氫氣和氮氣在高溫高壓催化劑的條件下合成氨,以此來解析;
【詳解】光導纖維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;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氧氣和碳酸鈉,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:2Na2O2+2CO2=2Na2CO3+O2;工業(yè)上用氫氣和氮氣在高溫高壓催化劑的條件下合成氨,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:N2+3H22NH3;
16. HCl>H2S>CH4>SiH4 HClO4 Al3+ 2Al+2OH?+2H2O=2AlO2?+3H2↑ 2Al+6H+= 2Al3+ +3H2↑ NH3+HCl=NH4Cl
【詳解】(1)稀有氣體化學性質(zhì)最不活潑,所以化學性質(zhì)最不活潑的元素是⑤即Ne元素,其核電荷數(shù)為10,核外電子數(shù)為10,原子結構示意圖為;
(2)②、⑧、⑨、⑩四種元素分別為C、Si、S、Cl,非金屬性越強簡單氣態(tài)氫化物穩(wěn)定性越強,所以順序為:HCl>H2S>CH4>SiH4;非金屬性越強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強,所以酸性最強的是HClO4;
(3)電子層數(shù)越多半徑越大,電子層數(shù)相同核電荷數(shù)越小半徑越小,所以第三周期元素形成的簡單離子中半徑最小的微粒是Al3+;⑥、⑩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別為NaOH和HClO4,鋁單質(zhì)與氫氧化鈉反應離子方程式為:2Al+2OH?+2H2O=2AlO2?+3H2↑,與高氯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Al+6H+= 2Al3+ +3H2↑;
(4)③為N元素,氫化物為NH3,電子式為;氨氣與氯化氫的反應方程式為:NH3+HCl=NH4Cl;
(5)⑨為S元素,②為C元素,⑥為Na元素,CS2為共價化合物,其形成過程為:;Na2S為離子化合物,其形成過程為 。
17.(1)
(2)
(3)
【詳解】(1)磁性氧化鐵是四氧化三鐵,化學式為。
(2)屬于共價化合物,電子式為。
(3)過量通入溶液中生成次氯酸和碳酸氫鈣,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。
18.(1)
(2) 分子間存在氫鍵
(3)
(4)
【分析】X、Y、Z、W、R是原子序數(shù)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。X是宇宙中含量最豐富的元素,X是H元素;Z與R的某種化合物常做自來水消毒劑,Z是O元素、R是Cl元素;Y元素在自然界形成的化合物種類數(shù)最多,Y是C元素;W與Y同族,W是Si元素。
【詳解】(1)C與Cl形成的化合物是共價化合物CCl4,電子式為;
(2)O與Cl分別與H形成的化合物是H2O、HCl,分子間存在氫鍵,所以沸點由高到低。
(3)元素M與X同族且不相鄰,其某種化合物可做潛水艇供氧劑,則M是Na元素,過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,氧元素化合價由-1升高為0,當生成標況下11.2L氧氣時,轉(zhuǎn)移的電子數(shù)目為。
(4)SiHCl3與水反應時生成硅酸、氫氣、氯化氫,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。
19.
【詳解】(1)①氫氧根離子中O原子與H原子之間形成1對共用電子對,且?guī)б粋€單位負電荷,故氫氧根離子電子式為:;
②羥基是9電子的,電子式為;
③CO2 是由極性鍵形成的直線型分子,分子式為;
(2)④氟離子和鎂離子通過離子鍵形成離子化合物氟化鎂,MgF2的形成過程為;
⑤H2O為共價化合物,分子中存在兩個H-O鍵,用電子式表示其形成過程為:。
20.(1)4ml
(2)K2CO3+CO2+H2O=2KHCO3,2KHCO3K2CO3+CO2↑+H2O
(3)防止催化劑中毒
(4)A
【詳解】(1)工業(yè)合成氨造氣時發(fā)生CH4+2H2OCO2+4H2,理論上,1mlCH4能生成4ml氫氣;
(2)碳酸鈉是正鹽與酸性氣體二氧化碳反應生成酸式鹽:K2CO3+CO2+H2O=2KHCO3;酸式鹽熱穩(wěn)定性不好受熱分解又釋放二氧化碳:2KHCO3K2CO3+CO2↑+H2O,實現(xiàn)循環(huán)利用;
(3)原料氣中常混有一氧化碳等氣體,再進入合成塔之前為防止催化劑中毒需進行氣體的凈化;
(4)合成氨工業(yè)中,為增大反應物的轉(zhuǎn)化率,及時分離出氨氣,而未反應完的氮氣和氫氣又回到壓縮機中發(fā)生反應,故圖中沿X路線到壓縮機的物質(zhì)是N2和H2。
21. 錐形瓶 堿石灰 防止空氣中水蒸氣進入E C 使C中產(chǎn)生的N2排出E中的空氣 3CuO+2NH33Cu+N2+3H2O D中發(fā)生倒吸現(xiàn)象 在C、D之間加上一個緩沖瓶(或其他合理答案)
【詳解】(1)由裝置A中反應容器為錐形瓶,故答案為錐形瓶;
(2)A裝置制備氨氣,B中堿石灰干燥氨氣,C中氨氣與CuO反應生成制備氮氣,D中濃硫酸干燥氮氣,E裝置中氮氣與Mg反應生成氮化鎂,加熱條件下裝置中氧氣與Mg反應生成MgO,應下用氮氣排盡裝置內(nèi)空氣后再制備氮化鎂,F(xiàn)防止空氣中水蒸氣進入硬質(zhì)玻璃管E,避免氮化鎂發(fā)生水解,故答案為堿石灰;防止空氣中水蒸氣進入硬質(zhì)玻璃管E中;
(3)裝置C、E均需要加熱,應先加熱C后加熱E,理由是:使C中產(chǎn)生的氮氣排出E中的空氣,防止生成氧化鎂,故答案為C;使C中產(chǎn)生的氮氣排出E中的空氣;
(4)裝置C中的現(xiàn)象是黑色的氧化銅逐漸變紅,說明生成Cu,氨氣被氧化生成氮氣,還還生成水,反應方程式為:2NH3+3CuO3Cu+N2↑+3H2O,故答案為2NH3+3CuO3Cu+N2↑+3H2O;
(5)若C中NH3的轉(zhuǎn)化率不高,D中濃硫酸會吸收氨氣,容易發(fā)生倒吸,解決方法是:在C、D之間加上一個緩沖瓶,故答案為D中發(fā)生倒吸現(xiàn)象;在C、D之間加上一個緩沖瓶.
(6)最終達到沉淀bg為氫氧化鎂的質(zhì)量,根據(jù)Mg元素守恒,產(chǎn)品中Mg元素質(zhì)量為bg×,則產(chǎn)品中N元素質(zhì)量為(a-b)g,根據(jù)N原子守恒,氮化鎂的質(zhì)量分數(shù)為[ × × 100 g/ml] ÷ ag = ,故答案為。
22.(1) 圓底燒瓶 2NaNO2+(NH4)2SO42N2↑+Na2SO4+4H2O
(2)排盡裝置內(nèi)的空氣
(3)吸收O2
(4)該反應劇烈放熱
(5) 3Mg+N2Mg3N2 Mg3N2+6H2O=3Mg(OH)2↓+2NH3↑
【分析】根據(jù)已知信息A裝置制備氮氣,B為安全瓶,起緩沖作用,C中放飽和硫酸亞鐵溶液是除去氧氣,D中濃硫酸干燥氮氣,E裝置中氮氣與Mg反應生成氮化鎂,裝置F起緩沖作用,裝置G吸收剩余的氨氣,加熱條件下裝置中氧氣與Mg反應生成MgO,應先用氮氣排盡裝置內(nèi)空氣后再制備氮化鎂,據(jù)此分析作答。
【詳解】(1)根據(jù)儀器構造可判斷儀器b的名稱是圓底燒瓶,裝置A中發(fā)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NO2+(NH4)2SO42N2↑+Na2SO4+4H2O。
(2)由于裝置中含有空氣,氧氣能與鎂反應生成氧化鎂,則反應開始時先點燃A處酒精燈生物目的是排盡裝置內(nèi)的空氣。
(3)由于溫度較高時,亞硝酸鈉會分解產(chǎn)生氧氣,而氧氣與鎂發(fā)生反應,因此裝置C中為飽和硫酸亞鐵溶液可以除去氧氣
(4)由于亞硝酸鈉和氯化銨制取氮氣的反應劇烈放熱,產(chǎn)生氮氣的速率較快,移走A處酒精燈,能避免溫度過高,造成亞硝酸鈉會分解產(chǎn)生氧氣;
(5)E處氮氣和鎂反應生成氮化鎂,則發(fā)生的化學方程式為3Mg+N2Mg3N2,將產(chǎn)生的淺黃色粉末加入水中,產(chǎn)生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和一種白色沉淀,氣體是氨氣,沉淀是氫氧化鎂,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g3N2+6H2O=3Mg(OH)2↓+2NH3↑。
23.(1) 硬質(zhì)玻璃管 液封(或防止空氣中的氧氣進入硬質(zhì)玻璃管與和反應)
(2) 排出裝置中的空氣防止鈣加熱氧化 E裝置中有均勻的氣泡產(chǎn)生
(3) 否 如有未參加反應的鈣也可以與水反應轉(zhuǎn)化為鈣離子從而形成碳酸鈣沉淀(合理答案均計分)
(4) 74.0%(或0.74) 偏低
【分析】在A裝置中,NH4Cl與NaNO2反應制取N2,用B裝置干燥后,在C裝置內(nèi)與Ca反應生成Ca3N2,D裝置用于防止E裝置內(nèi)水蒸氣進入D裝置,E裝置用于防止空氣進入D裝置內(nèi),起液封作用。
【詳解】(1)由圖可知,儀器X的名稱為硬質(zhì)玻璃管,根據(jù)題給信息可知,和Ca可以和空氣中的氧氣以及水蒸氣反應,要防止空氣中的氧氣進入裝置內(nèi),故裝置E的作用為液封(或防止空氣中的氧氣進入硬質(zhì)玻璃管與和反應);
(2)裝置中含有空氣,會影響實驗,故先點燃A處酒精燈的目的是:排出裝置中的空氣防止鈣加熱氧化;當觀察到E裝置中有均勻的氣泡產(chǎn)生時,說明裝置中的空氣已經(jīng)被排干凈了;
(3)金屬鈣也是比較活潑的,沒有反應完的鈣也可以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,再轉(zhuǎn)化成碳酸鈣,故該方案不合理;理由是:如有未參加反應的鈣也可以與水反應轉(zhuǎn)化為鈣離子從而形成碳酸鈣沉淀(合理答案均計分);
(4)根據(jù)反應2NaOH+H2SO4=Na2SO4+2H2O,可知2NaOH~H2SO4則與氫氧化鈉反應的硫酸的物質(zhì)的量為×15×10-3L×2.00ml·L-1=0.015ml,再根據(jù)2NH3+H2SO4=(NH4)2SO4+H2O,可知2NH3~H2SO4,可知反應產(chǎn)生氮化鈣與水反應產(chǎn)生的氨氣的物質(zhì)的量為:2×(20×10-3L×1.00ml·L-1-0.015ml×)=0.1ml,根據(jù)Ca3N2+6H2O=3Ca(OH)2+2NH3,根據(jù)Ca3N2~2NH3,可知148g Ca3N2~2ml NH3,產(chǎn)品中Ca3N2的質(zhì)量分數(shù);如果滴定管用蒸餾水洗滌后未用待裝標準溶液潤洗,則測出的剩余的硫酸的量會偏大,用于吸收氨氣的硫酸會偏小,氨氣的量會偏小,結果偏低。
這是一份高中蘇教版 (2019)氮的固定復習練習題,共9頁。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,填空題,解答題等內(nèi)容,歡迎下載使用。
這是一份高中化學蘇教版 (2019)必修 第二冊第一單元 氮的固定復習練習題,共8頁。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,判斷題,解答題等內(nèi)容,歡迎下載使用。
這是一份高中蘇教版 (2019)第一單元 氮的固定課后測評,共17頁。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,填空題,解答題等內(nèi)容,歡迎下載使用。
注冊成功
資料籃
在線客服
添加在線客服
獲取1對1服務
官方微信
關注“教習網(wǎng)”公眾號
打開微信就能找資料
賽課定制
添加在線客服
獲取1對1定制服務
職稱咨詢
添加在線客服
獲取1V1專業(yè)指導服務
免費福利